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健身指导其他
运动创伤后的处置原则——从RICE到POLICE

发布日期: 2017-12-25 00:00:00

对于急性运动创伤的处置原则向来是米饭(RICE)原则,即R——rest,休息;I——ice,冰敷;C——compress,加压包扎;E——elevate,抬高患肢。有时候也在最前方添加P——protect,保护。

这个原则对于迅速控制炎症发展、缓解由损伤带来的不适感非常见效,在临床应用多年应该说是毫无过错。但是这就够了吗?

根据阅读文献,结合自己多年工作经验,我现在更加倾向于警察(POLICE)原则。在这个原则中,我们尤其应该关注一下OL——optimal load,即理想的运动负荷。在这里用积极的“合理运动负荷”取代了传统的被动“休息”,虽然只有3个字母的变化,但是整个思维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旧的原则中除了一些必要的处置以外,主要强调被动的休息,组织的愈合,缓解症状。在新的原则中,适度运动的理念则更加突出了功能的恢复,在我看来,这更加符合康复医学尊重功能的一贯思路。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运动负荷才算是合理、适度的呢?个人认为,在伤后早期,炎症发展迅速,此时确实应该以加强保护为主,以防损伤范围扩大,炎症反应失控,但是保护绝不指拒绝一切活动。损伤部位的活动、损伤相邻部位的功能训练都可以尽早的、适度的开展,这样既保证了患处安全,也尽最大可能维持了必要的运动功能,为最终全面康复打造了理想的平台。

其他几项与原有原则并无不同。

保护性制动的力度应随着功能的逐渐恢复而减少,功能恢复越理想,所需的保护力度就越小。

 

冰敷通常至少做到急性损伤发生2天后,根据伤情也可增加至3-5天,采用冰水混合物为最佳,安全有效,3-5次\天,每次根据局部皮下组织厚度冰敷5(如手指)至20分钟(如大腿)。

 

加压包扎可以在伤后即刻开始,压至伤后2-3天,根据血液循环受限程度也可酌情短时间松开包扎,避免压迫过度造成局部组织缺血性损害,除了常见的绷带、弹性绑带以外,一些具有弹性的护具也可作为加压包扎的工具。

 

抬高患肢可以从伤后做起直到彻底消肿,不限时,不限次数,随时可以进行,抬时注意,高度应达到心脏所处水平面位置以上,如此有利于血液向心性回流,缓解急性出血,促进消肿。

 

损伤的发生往往突如其来,发生时不要慌张,要采用最合理的方法及时应对,才能对损伤实现最有力的掌控,为最终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我推荐的——警察原则。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r 南阳市体育局 | 意见和反馈2301692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