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发布日期: 2019-08-07 17:13:33
河南省体育局 关于开展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站) 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豫体群〔2015〕21号
河南省体育局
关于开展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站)
规范化建设的通知
各省辖市体育(教体)局、省直管县(市)体育部门,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各有关单位:
随着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大众健身科学指导、加快推进群众体育科学化进程、切实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将成为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内容。根据《河南省体育发展条例》有关要求,将在“十三五”期间在全省全面推进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服务常态化,并建立省、市、县(区)三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站)(以下简称“指导中心”)网络,为群众进行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定、运动健身指导等服务。指导中心是为群众提供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的重要平台,也是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搞好此项工作,充分发挥现有服务网点的作用,省体育局决定开展指导中心、指导站规范化建设工作,并按计划指标给予经费补助。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 工作对象
各省辖市体育(教体)局、省直管县(市)体育部门达到指导中心、指导站规范化建设标准的单位。其他县和筹备成立“指导站”的区体育部门可参照标准申报。
二、补助标准
(一)达到“指导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的单位,省体育局补助工作经费20万元。
(二)达到“指导站”规范化建设标准的单位,省体育局补助工作经费10万元。
(三)按照“指导站”规范化建设标准筹备成立的区级单位,省体育局下拨资助资金8万元用于购置一套成人和儿童体质测试器材。器材购置由市级或区级体育部门实施。
三、申报办法
(一)市、县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站)根据实际运营情况,对照标准认真核查,符合条件的向市、县级体育部门提交书面的申请材料,市、县体育部门进行复核,复核合格的向省体育局上报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站)达标申报书;上年度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服务工作的情况报告;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站)外景、设施、重大活动的照片等相关材料。
(二)按照指导站规范化建设标准筹备成立的区级体育部门,向市体育局提出申请,市体育局对指导站的选址环境、人员结构、工作经费、工作规划、办公条件等情况进行考察,符合条件的向省体育局上报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资助申报书;区级体育部门对指导站工作的整体工作规划;指导站选址的外景、内部设施的照片等相关材料。
四、确定达标、资助单位
(一)省体育局对指导中心、指导站规范化建设达标申报材料、申请资助材料进行初审,根据指标计划确定入选名单并组织专家组进行实地考察和技术考核,根据考察、考核结果,确定达标、资助单位,并拨付经费。
(二)当年11月份对达标单位进行复核,复核合格的计入评价体系达标得分。
五、工作要求
(一)市、县级达标单位经费补贴、区级资助经费按财政渠道下拨,经费必须做到单独立项、专款专用。
(二)省体育局将区级指导站资助资金下拨后,市级或县级体育部门收到资助资金后,于1个月内完成器材的政府采购手续并将器材采购的合同书、乙方品牌销售授权书、发票、银行付款凭证等相关票据扫描发送到省体育局群体处邮箱。
(三)采购的器材应符合国家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要求和国家国民体质测定的标准、指标要求。不按要求采购器材的地方,不受理以后的资助申请。
(四)受资助的区级“指导站”工作任务当年为1000人次,以后按“指导站”规范化标准要求数量。年底省体育局对达标单位、资助单位进行考核。服务人数除检查数据库记录外,要求保存被测人身高测量时和运动处方2张电子照片,文件名统一保存为:年月日、姓名、性别、年龄。
六、经费使用说明
工作补贴经费按公益金使用规定可用于体质测试工作的会议、培训、办公、材料消耗、交通、场地租赁、宣传资料、聘用无薪水收入者及下岗人员、聘请专家、专业人员授课等相关的业务活动支出。
三、申报时限
2015年申报指导中心、指导站规范化建设达标、区级指导站资助的体育部门,于6月10前,将申报书(加盖公章扫描)及其他相关材料电子文档发至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邮箱。以后每年的4月30日为当年申报截止日期。
联系人:张天增(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
电 话:(0371)63862538
邮 箱:pdspds@126.com
附件:1.河南省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站)规范化建设达标申报书
2.河南省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资助申报书
3.河南省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规范化建设标准
4.河南省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规范化建设标准
2015年5月15日
附件1
河南省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站)
规范化建设达标单位
申
报
书
申报单位:
2015年 月 日
一、申报单位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
|
成立时间 |
|
||
地址 |
|
办公电话 |
|
||
负责人 |
|
单位、职务 |
|
联系电话 |
|
单位性质 |
□体育部门下设机构□科研机构下设机构 □政府成立事业单位 □挂靠医疗机构□挂靠体育组织□教育机构设立□工商部门登记□民政部门登记 |
||||
□财政全供 □财政差供 □独立经营 □其他: |
|||||
业务主管部门 |
|
申报类型 |
□指导中心 □指导站 |
||
二、测试器材信息
类别 |
名称 |
品牌/型号 |
数量 |
购置年份 |
体质测试仪器 |
|
|
|
|
|
|
|
|
|
医学健康检查仪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运动能力测试仪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急救设备 |
|
|
|
|
配套设备 |
|
|
|
|
|
|
|
|
|
|
|
|
|
|
其它 |
|
|
|
|
三、工作场所信息
场地类别 |
分 类 |
名 称 |
总面积(平米) |
数 量 |
备注 |
测试场所 |
体质测试 |
|
|
|
|
医学健康检查 |
|
|
|
|
|
运动能力测试 |
|
|
|
|
|
健身指导 |
|
|
|
|
|
医疗急救 |
|
|
|
|
|
办公场所 |
办公室 |
|
|
|
|
会议室 |
|
|
|
|
|
培训室 |
|
|
|
|
|
公共场所 |
接待 |
|
|
|
|
休息 |
|
|
|
|
|
|
|
|
|
|
|
网络接入 |
|
||||
其它 |
|
四、工作人员信息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文化 |
专业 |
工作岗位 |
兼职岗位 |
岗位工作年限 |
备注管理人员、指导师手机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财务信息 (单位:元)
分类 |
经费支出名称 |
2014年 |
2015年计划 |
支出 |
外聘人员费 |
|
|
设备维护费 |
|
|
|
设备更新费 |
|
|
|
水、电、气等公共费用 |
|
|
|
办公费 |
|
|
|
交通运输费 |
|
|
|
差旅费 |
|
|
|
宣传费 |
|
|
|
|
|
|
|
|
|
|
|
总支出 |
|
|
|
收入 |
政府拨款 |
|
|
有偿服务 |
|
|
|
|
|
|
|
|
|
|
|
总收入 |
|
|
六、工作情况信息
免费测试服务数量 |
2014年度 |
普通群众 |
目标人群 |
||
|
|
分类 |
测试数量 |
测试单位 |
|
公务员 |
|
|
|||
教师 |
|
|
|||
领导干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有偿测试服务数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举办宣讲活动计划 |
|
||||
组建宣讲队伍计划、聘用专家计划 |
|
年度大型公益测试活动安排 |
|
||
年度工作时段、日工作时间 |
|
||||
推广大众健身项目计划 |
|
七、市、县体育部门复核意见(盖章)
复核结论: |
八、省体育局考察意见
考察结论: |
附件2
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资助
申
报
书
申请单位:
2015年 月 日
一、申请单位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
|
||||
地址 |
|
办公电话 |
|
||
负责人 |
|
职务 |
|
联系电话 |
|
二、“指导站”选址信息
地址 |
|
房屋属性 |
|
归属单位 |
|
面积 |
|
使用方式 |
|
使用年限 |
|
办公设备 |
|
||
其它 |
|
网络接入 |
|
三、工作人员信息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文化 |
专业 |
工作单位 |
拟定岗位 |
管理人员、指导师手机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经费信息
经费来源 |
|
五、市体育局考察意见(盖章)
考察结论: |
六、省体育局考察意见
考察结论: |
附件3
河南省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中心
规范化建设标准
工作目标
建立为群众进行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定、科学健身指导等服务的公益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市场化有偿服务工作,探索机制,形成经验,带动我省“指导中心”管理水平和运行机制的提升。
二、工作条件
(一)工作场所:明显悬挂单位名称和日常工作时间。总面积200平方米以上,分区明确、功能齐全。办公电话、网络接入等办公设备设备齐全。
(二)器材设备:全套符合国家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要求和国家体质测定的标准、指标要求的国民体质测试器材;若干件医学健康检查、运动能力及风险评估器材。如身体成份分析仪、骨密度测试仪、亚健康测试仪、精神压力测试仪、动脉硬化测试仪、足底压力测试仪、心肺功能测试仪、平衡测试仪、基因测试系统、自动血压计、心电图机等。
(三)人员配置:人员配备做到结构合理、配置齐全。按工作需要配置以下岗位人员:管理人员、测试人员、电脑操作及维护人员、急救人员、具有医学、康复保健等相关专业背景的运动处方指导师等。
(四)规章制度健全,测试数据库健全。
三、工作任务
(一)探索长效化的运营模式
“指导中心”结合自身条件和当地实际,探索形成目标明确、方法灵活、效果显著的有自我造血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二)体质测定与健身指导
以公益性为目的根据季节条件,每年工作时间不少于8个月,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5天。每年完成不少于3000人次的体质测试服务和运动处方讲解;对目标人群进行一般医学检查、运动能力及风险评估并进行科学健身指导的纵向跟踪,建立跟踪信息数据库档案。
(三)健身知识传授
以当地社会体育指导员、大专院校及相关行业的专家为依托,组建一支以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健身科普知识宣讲队伍。每个季度在辖区、社区定期开展健身科普知识宣讲活动,并提供图像、文字资料。
(四)推广大众健身项目
指导站聘请专业指导员,推广1-2个大众健身项目,制定工作和推广计划,定期到基层开展推广活动。
(五)对基层“指导站”进行规范化建设指导和业务培训。
附件4
河南省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
规范化建设标准
一、工作目标
建立为群众进行体质测定、科学健身指导等服务的公益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
二、工作条件
(一)工作场所:明显悬挂单位名称和日常工作时间。总面积50平方米以上,分区明确、功能齐全。办公电话、网络接入等办公设备设备齐全。
(二)器材设备:全套符合国家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要求和国家体质测定的标准、指标要求的国民体质测试器材;血压计等。
(三)人员配置:人员配备做到结构合理、配置齐全。按工作需要配置以下岗位人员:管理人员、测试人员、电脑操作及维护人员、急救人员、具有医学、康复保健等相关专业背景的运动处方指导师等。
(四)规章制度健全,测试数据库健全。
三、工作任务
(一)体质测定与健身指导
以公益性为目的,根据季节条件,每年工作时间不少于8个月,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5天。每年完成不少于2000人次的体质测试服务和运动处方讲解;对目标人群进行一般医学检查并进行科学健身指导的纵向跟踪,建立跟踪信息数据库档案。
(三)健身科普知识讲座
指导站以当地社会体育指导员、大专院校及相关行业的专家为依托,组建一支以增强体质和提高健康水平为主要内容的运动健身科普知识宣讲队伍。每个季度在辖区、社区定期开展健身科普知识宣讲活动,并提供图像、文字资料。
(四)推广运动健身项目
指导站聘请专业指导员,推广1-2个大众健身项目,制定工作和推广计划,定期到基层开展推广活动。